书记谈丨以高质量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保障教育强国建设
时间:2024-09-11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浏览🦞:366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高校是重要阵地🗽。李希同志2024年4月在南京大学召开座谈会,对进一步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深化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和正风肃纪反腐进行总体部署并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部署要求,坚持跳出教育看教育、融入教育督教育👨🏻🎤🥷🏼,基于“强国建设教育何为”找准“建设教育强国教育纪检监察何为”职责定位4️⃣,强化使命担当👐🏿🧩,切实扛起维护教育系统党的纪律重要职责🏥👨🏼⚕️,并把高校作为重要领域着力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推进新时代新征程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坚决守好培养接班人的阵地。
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国重大使命,切实增强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作出重大部署✤。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要深刻把握高校于建设教育强国中的职责使命,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增强服务保障中心大局的历史自觉和使命担当。
从政治属性看,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希望,是“国之大者”。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必争之地和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更加突出从国家利益的大政治上提高认识站位♧🚴🏼♂️,服务保障高校立德树人、维护国家政治和政权安全🪮,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民族复兴如期实现。
从战略属性看👩🏻🍼,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潜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之一。高校处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极为重大的任务。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更加突出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深入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核心业务👮🏿♂️,坚决维护高校育人环境和创新生态,为高校在培养人才、打牢基础研究根基🤸🏼、发展新质生产力🦹🏿♀️、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提供服务保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民生属性看,建设教育强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期待厚望,办得好不好,关系到广大青年学子能否成长成才🔸💇,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做好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就是要更加突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上增强为民情怀,服务保障高校维护教育公平🤞🏿、提高育人质量🚵🏿♂️,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管党治党✍🏻,高校没有特殊、不能例外。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关系到高校能否切实担负职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从严治党和正风肃纪反腐取得显著成效👱🏿,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应当清醒看到,有些高校正风肃纪反腐还存在薄弱环节◽️,责任压力传导还不到位,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要在强国建设中找准职责定位,切实推进高校把党的自我革命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实践👨🦯➡️,推动健全高校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一贯到底🔷,为建设教育强国清障护航🫖,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高质量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强化政治监督,深化高校全面从严治党和正风肃纪反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位👩🏿,聚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开展政治监督🙅🏽♀️,持续深入开展对学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的监督👏🏽,紧盯高校基建工程🧖🏼♀️、科研经费、招生招考🧖🏼♂️🙂↕️、后勤管理、校办企业、附属医院等重点领域和师德师风建设,推动专项治理。当前,高校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尚未彻底根除,必须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地见效。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要学深悟透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教育强国🧝🏼、落实重大改革举措、履行管党治校政治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等强化政治监督,持续提升监督效能,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政治站位和全局意识🎯、融入教育督教育的专业能力和过硬本领🧗🏿♀️,紧盯办学治校主要矛盾🫒,精准运用纪检监察手段措施开展监督💂🏻♂️。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把政治监督融入日常🍖,及时发现和纠正政治偏差,紧盯不放、一盯到底,常抓不懈、抓出长效🍴。
统筹推进党风政风🦝、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𓀒,进一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准高校特点纠治“四风”顽疾,严肃查处“靠教育吃教育”问题🚍⏭、破坏教育公平问题,精准发现、从严处理借培训🚣🏻、调研😡、科研、党建等活动名义违规吃喝、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坚决整治“象牙塔”内的官僚主义以及各种加重基层院系和教学科研人员负担的形式主义问题↕️。坚持风腐同查同治,深挖作风背后的腐败问题,细查腐败背后的作风问题。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校风学风、师德师风,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严肃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铲除高校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绝容不得腐败。没有办案,就没有震慑🧑🏻🎄,要持续紧盯高校重点领域深化专项治理,坚决查处高校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着力抓好学校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强化以案促改促治⛷,加强类案分析,前移反腐败防线,推进高校共性问题治理,完善“全周期管理”。加强正反两方面教育🚣,把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宣传思想文化整体工作,深入挖掘高校红色基因🎡、纪律印记🐧🧙、廉洁元素,针对高校不同群体强化纪律规矩教育🧑🏿🌾,注重高校领导干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校园文化氛围📴。
深化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提升依规依纪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
随着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𓀈,高校纪委“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不会监督”问题得到改善,但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还有差距,要以钉钉子精神深化落实各项改革措施,不断提升能力水平🙏🏼,增强工作合力。
深化落实高校纪检监察工作领导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管高校🖲、部属高校、省属高校的纪检监察工作领导体制不断健全🤜🏿,为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尽责提供了组织优势和制度保证🧘🏻♀️,要持续落细落实,增强高校治理效能。充分发挥体系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实现“室组地校”协调联动,形成合力。高校党委要领导和支持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行职责💁🏿♀️,自觉接受同级监督🤷♀️。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将继续立足职能职责,督促教育部党组加强对直属高校的监督管理,推进高校共性问题的治理。
推动高校内部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纪检监察机关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处于主干位置、发挥保障作用,要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做到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要推动压紧压实各类主体政治责任,督促学校各级党组织切实担负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担负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成员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完善高校纪检监察专责监督体系🤽🏿♂️,加强内部力量统筹☃️,健全二级纪检机构,确保监督力量与监督任务相匹配🧑🦯👨🏼✈️。加强高校纪检监察与组织人事、财务审计🦏🕊、巡视巡察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到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职能监管责任同向发力🤿。强化问责,突出做好重点领域问题精准科学问责,层层传导压力,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
锻造高素质专业化高校纪检监察队伍🧑💼。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作为执纪执法者🏌️♂️📏,应当在全校做自我革命的表率🥉、遵规守纪的标杆📜。要常态化开展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和教育整顿成果,不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始终做到绝对忠诚、绝对可靠、绝对纯洁。进一步完善监督执纪执法工作制度,准确运用“四种形态”、更好把握尺度标准🏧,系统学习掌握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法规,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全面提升执纪执法能力。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完善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日常监管😜,坚持刀刃向内🐞,坚决防止执纪违纪、执法违法🌳,永葆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的铁军本色👩🏿🚀,为高校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坚强保障。(王承文 作者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教育部党组成员)